2007年发掘代表旧石器时代的“许昌人”说明距今8万~10万年的河南古人已经很好的利用石器,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1.5万年前先人们制作服装用的牙制纽扣、针和染色用的赭石(颜料)等服饰文物。
1980年,在河南杏花山附近发掘出约1-3万年前旧石器晚期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遗址。
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、贾湖文化、仰韶文化,说明这里就已经有了发达农业、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。

商周时期
商朝发源于河南商丘,其首都亳(今商丘)、西亳(今偃师)、殷(今安阳)和朝歌均在河南境内,其中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、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,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。
西周营建东都成周洛阳,东周建都洛阳,众多诸侯国的都城也均在河南境内。
秦汉时期
秦王朝建立后,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郡(治雒阳,今洛阳)、南阳郡(治宛县,今南阳宛城区)、颍川郡(治阳翟县,今禹州)、砀郡(治砀县,今永城芒山镇)、河内郡(治野王县,今沁阳)、东郡(治濮阳县,今濮阳西南)、陈郡(治陈县,今淮阳)等。

西汉在河南设豫州刺史部,辖颍川郡、汝南郡、沛郡,以及梁国(都睢阳)。东汉王朝建都洛阳,河南成为东汉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
魏晋南北朝
东汉之后形成三国鼎立局面,河南属魏国,曹操起兵崛起于战国时期的魏国旧地陈留(今开封),故国号为“魏”,魏国先后设立首都许昌、洛阳,西晋建立后继续建都洛阳。
公元439年,北魏统一了北方,孝文帝将首都迁至洛阳。这一时期的后赵、冉魏、前燕、东魏、北齐都建都于邺城(今安阳)。
隋唐五代
隋朝时期在河南设立河南郡、荥阳郡、梁郡、襄城郡、颍川郡、
